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88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15篇
计划管理   68篇
经济学   24篇
综合类   10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28篇
农业经济   153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Bonilla-Moheno et al. published an interesting paper on land tenure as a determinant of deforestation in Mexico, in Land Use Policy in 2013. In this review, we focus critically on the methodology used by the authors to reach two key conclusions. Firstly, we suggest that their use of coarse resolution MODIS EVI data to assess deforestation rates may have resulted in an erroneous conclusion, that forest area in Mexico is increasing rather than decreasing. This finding is contrary to official data and to other recent scientific assessments. Secondly, we question their conclusion that territories under the tenure of ‘comunidades indigenas’ are less likely to experience deforestation, and more likely to experience expansion of forest area, than those under ‘ejidal’ tenure. We believe that the sampling method, which involved the selection of municipalitie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one particular type of tenure, and which eliminated the 60% of municipalities which contain mixed forms of tenure, biased the sample, particularly for the case of comunidades. The comunidades included in the sample are almost all found in a single region of the country, which may represent a special case. In reality comunidades are much more widespread through the country. Moreover we find that the explanation given by the authors for the relative success of comunidades in conserving their forests is not founded in data from any study of process at the local level.  相似文献   
92.
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信号获取技术。沿着 CS理论的发展历程介绍了CS理论框架,给出了其严格的数学描述,着重讨论了对原始信号的 重构技术,最后介绍了一些可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3.
谭智  甄冬松 《价值工程》2014,33(33):209-211
GNSS-Reflection技术是以GPS等卫星导航系统的微波信号源进行遥感探测的前沿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GNSS-R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海面高、海风、海冰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同时将GNSS-R方法和传统的微波雷达遥感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对我国海洋遥感技术的发展和二代北斗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4.
冯长坤 《价值工程》2014,(17):228-229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抠像技术、体感互动技术、图像实时处理技术的完美结合。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增加了互动性、娱乐性。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以武汉沙湖水体为研究对象,以“3S”技术为支撑,基于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与实测水质数据,根据各波段反射率的相关性,分析与研究了遥感影像数据的适宜波段,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适合沙湖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遥感反演模型。反演结果表明,以第4波段建立的多项式回归反演模型效果较好,其平均误差为7.28%,Landsat 8影像数据能有效用于沙湖叶绿素a浓度的监测,在空间分布上也呈现一定的空间格局形态,并显示沙湖西北角(新生路泵站)污染相对严重,与沙湖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因此将Landsat 8影像数据应用于内陆湖泊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
遥感监测尾矿是矿山调查和监管的科学方法,也是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内容。研究了铁尾矿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和光谱特征,建立铁尾矿遥感信息的提取技术流程。利用尾矿光谱特征与纹理结构的特点,构建了铁尾矿遥感增强处理的RTI数学模型。并以唐山地区的铁尾矿及固体废弃物作为研究区,分析了模型的影响因子和有效性。为尾矿资源的自动监测和目标提取提供了新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97.
[目的]摸清耕地“非粮化”类型的时序数量转移和空间动态分布特征,为实现耕地“非粮化”分类管控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方法]文章以西北旱区农业生产典型县陕西大荔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的遥感解译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标准差椭圆的方法,探究大荔县耕地“非粮化”的时序数量转移及空间动态分布特征。[结果](1)数量变化上,20年间大荔县耕地“非粮化”类型呈多元化增加趋势,且近10年“非粮化”率急剧上升;(2)转移类型上,20年间粮食作物是耕地“非粮化”面积增加的最大转出者,其中2000—2010年主要转向杂果树类,增量较小;2010—2020年主要转向杂果树类、设施农业和水产养殖,增量巨大;(3)空间动态上,20年间大荔县耕地“非粮化”的空间集聚性特征加强,其中粮食作物和撂荒地向南部地势较低区域集聚;杂果树类、苗圃花卉和设施农业向北部海拔较高区域扩张;而水产养殖向东部河流集聚。[结论]根据西北旱区不同耕地“非粮化”类型的时空演变特征,为政府分类管控“非粮化”现象、优化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8.
论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遥感信息提取技术框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前变化信息提取存在的问题是自动化和定量化水平不高 ,其根本原因在于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信息是一个多因素交织的复杂过程。为解决这一问题 ,将这一复杂过程分解为变化位置发现、变化区域提取、变化类型确认以及变化信息表示四个步骤 ,构建了技术流程 ,并对流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和探讨。文章的技术方法能有效提高变化信息提取的自动化、定量化和可靠性水平.  相似文献   
99.
研究目的运用遥感技术快速查明福建省的土地资源状况与分布及其动态变化,为国土部门与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人机交互式解译并结合自动分类对2001年Landsat TM影像进行解译.研究结果(1)在自动分类基础上,运用人机交互式目视解译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与精度.(2)福建省遥感调查土地利用总面积12398515.09 hm2,林地和耕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3)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1996-2001年耕地面积减少11.78%,未利用地减少23.55%,而园地、林地、水域和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也发生转移,耕地转化为林地和城镇工矿及交通用地面积突出.研究结论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资源的调查与变化研究,能较准确、及时地为有关部门提供依据,并节省费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镰刀弯”政策影响下全国玉米变化规律,对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至关重要。[方法]采用综合考虑植被物候和叶片水分变化的玉米制图方法,结合海拔、坡度、积温和降雨等不同环境因子分析“镰刀弯”地区玉米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通过2 767个调研点位验证,总体精度达9082%,Kappa系数为086。[结论]2015—2018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减少约27948万hm2,比例下降64%,其中80%以上减少玉米集中在“镰刀弯”地区。4年来“镰刀弯”地区玉米减小面积近90%发生在东北冷凉区与北方农牧交错区。东北冷凉区玉米面积先减小后微弱增加,面积整体下降约117%,玉米减少主要发生在玉米种植面积大且较为密集的地区,而在海拔较高、积温低和降雨少等自然环境较差区域玉米相对减少比例更大,更易受政策影响。北方农牧交错区玉米种植面积持续下降,面积减少约135%,与其他环境因素相比,降雨不足对玉米种植变化的影响更大。综合考虑实地的自然环境因素,对“镰刀弯”政策的实施会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